欧文正名之战像极了詹姆斯
移动互联网,欧文用户是不愿等待的,等待的结果就是用户流失,当时我们还做了一些数据调研。
平台对于填充内容的渴求,正名之战可见一斑。几天前,像极我的朋友圈被《杀死今日头条》刷屏了,像极这没什么好奇怪的,历史总在重演——BAT联合围剿今日头条却又剿灭不掉,反而眼睁睁看着今日头条一步步茁壮成长,颇有当年红军反围剿的态势。
我也见识到了稿子是如何野蛮生产出来:欧文从贴吧、欧文微博、微信、门户里扒拉出300-500字,修改,再加上自己的“修饰”和“想象”,然后贴上三张图,取一个标题,发布。就怕坑里呆着太舒服,正名之战最后不愿意出来了。对于做号者来说,像极传统的那一套:像极不论是策划选题、采访这些新闻流程,还是一般写作中所要求的逻辑性和文笔,统统都不重要,他们只关心流量,以及流量背后的收益。
有些人一天工作强度高达十几个小时,欧文每天能产出几十篇水稿,一些做得比较早的号、加上权重比较高,已经能稳定每天1~2千元的收入。但即便收益缩水,正名之战做号诱惑依然很大。
对标题党和谣言认定,像极平台都会通过人工标注相应类型,返回给机器训练,进行识别。
除了标题,欧文他们甚至还摸索出一套热词规则:欧文比如要围绕热点去写;娱乐圈就一定要写杨幂、刘恺威,这样才有流量,相反写朴树或者陈道明这种明星,就肯定阅读量不高;科技领域,就盯着阿里、百度、支付宝、微信这些词使劲写,而且一定要有情绪,比如马云的支付宝,比如刘强东怒了,微信隐藏功能全在这里,这种句式“点击量一定很高。像老板一样思考,正名之战才有机会做老板。
当然,像极高频的一般都是刚需,不过刚需未必高频,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想清楚。读书当然没什么错,欧文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赚钱的能力和知识、技术一样,同样是可以习得、训练和传承的。
这几年我的经历,正名之战可以认为是在产品经理这条路上知行合一的过程。结果抬头看见大把创业者,像极怎么赚钱都没想清楚,就抡起袖子瞎干,烧投资人的钱,烧家人的钱,而且浪费了大把时间,实在可惜。
(责任编辑:山西省)
-
一个在某一个领域具备“专业主义”价值的人可以成为一个认知盈余者分享者,出售自己关于某个专业领域的认知,集聚一定的粉丝,获得一定的群体话语权,就有可能收获其应得的利润与回报。...[详细]
-
朋友感叹说:这样的创业可谓“神仙难救”。...[详细]
-
比如大陆桥(837492.OC),公司2014年只有0.24万元的净利润,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55倍,达到846.97万元。...[详细]
-
一条好的规则是:如果一个页面不能获得平均每个月100的浏览量,那么就可以考虑删掉它了。...[详细]
-
” 2017年3月晚上10:30,友友用车的联合创始人李宇正在家里带孩子时,接到一个说话很不客气的电话。...[详细]
-
虽然各大手机厂商都也都推出了VR产品,但其主营业务还是手机,包括其他正在做VR的厂商同样也是身兼多职。...[详细]
-
至于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?我觉得肯定远高于报告上的数据。...[详细]
-
但是不能忽略的是,这位创始人毕竟是“安卓之父”,是他在2005年将自己的创业项目“安卓”卖给了谷歌。...[详细]
-
公告还强调,梁信军和丁国其均已确认,其与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,亦无任何有关其辞任而须本公司股东垂注的事宜。...[详细]
-
但是管理层很会“玩”,挂牌半年时间内,就用股权质押、增发等方式融资15亿元。...[详细]